朝鲜公开战略预警机美媒:内饰很现代战时生存率很低

时间: 2025-05-05 05:56:26 |   作者: BET9九卅娱乐十年信誉

 

  长期关注各国军备的美国《战区》网站,在朝鲜公开战略预警机之后,第一时间发文做多元化的分析。认为朝鲜战略预警机内饰很现代,外形也和中俄先进预警机类似,但作为重点攻击对象,在朝鲜半岛这种小空间内非常容易被击落。实战中生存率太低,不容易发挥出应有作用,反而在和平时期能够发挥潜能监控半岛一切风吹草动。

  美媒直接引用朝鲜公开报道,近日金正恩视察了这款自研预警机,同时登上飞机参观了内部设施,以及雷达控制舱等。随后在地面飞行控制室内,眼送这架预警机顺利升空飞行,是不是还在测试不清楚,但安装好雷达罩起飞显然已经很成熟。美媒认为这款以伊尔-76为平台打造,定位远程战略预警机的新装备,将在监测潜在威胁、以及收集关键信息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仅从照片看,这款预警机采用白灰两色混搭,外部造型方面和俄罗斯A-50,以及中国空警-2000相似。但机身很光滑看不到天线,以及其他突出设备,和全球同类预警机全身装满刀片天线不同,似乎更像是一个只有外壳的预警机。所以美媒怀疑它只是一款原型机,还在研发状态用于测试飞行性能,并未达到交付入役的标准。

  此外更大的标志性特征,是机背上略显独特的三角设计雷达罩,安装了一个三面相控阵雷达,能够给大家提供360度无死角覆盖范围。雷达罩下有固定支撑杆,说明大圆盘是无法转动的,这符合采用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特点,由三面雷达拼装起来每个负责扫描120度扇区。和美俄采用机械式扫描雷达相比,至少在性能上领先一代,美媒还特意强调和空警-2000,以及其他同类预警机相似。

  进入飞机内舱后,至少看到7个独立的工作站,舱壁上还有大量电子屏幕实时显示各种信息,可见电子化程度很高。美媒称内饰整洁、设备非常现代,舱室内操作员不但可以监视空中动态,还能指挥预警作战。如果从画面看确实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似乎能代表高技术水平的科幻电影,不过实际功能水平如何还是值得怀疑。在他们眼中雷达可能也是个外壳,机身内部整套预警系统也没完成,舱室内先进设备仅仅是为了参观好看而已。

  虽然美媒习惯贬低别人,但从这架预警机上还是能够正常的看到奇怪一面,比如同样采用伊尔-76平台打造。中俄同类预警机没有机首领航员舱,但朝鲜这款预警机就很明显保留下来,说明它没安装机首雷达。各种细节表明,朝鲜这款预警机可能还在测试中,并未达到完成版的程度。而且朝鲜在电子雷达等方面相对落后,虽然大圆盘看起来比空警-2000还要大,但有可能技术落后雷达体型没办法做到小型化。

  从2023年首次发现,到现在升空飞行也不过两年时间,就算在航空强国中要达到这种效率,估计也是很难实现。所以美媒猜测,或许中俄都可能会参与研制,毕竟从技术角度来看三家都用同个平台,技术上支持并不难。只是作为战略预警机,在战场上绝对是优先攻击目标,或许冲突发生时留给它预警指挥的时间很有限。

  近目,网传全红婵家人在老家广东湛江市迈合村盖新房,5月3日,迈合村村平部向记者确认此事并表示,盖新房的宅基地系全红婵2021年取得奥运冠军时村里奖励给她的,申请地皮合规审批后才开工建造。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甘肃明查暗访发现:有建筑项目脚手架未验收就投用,燃气公司加臭装置停用

  日前,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八组赴甘肃进行明查暗访。在酒泉市中天芳菲郡小区建设项目考核巡查组发现,该项目楼层内配电箱随意摆放在外脚手架上,电缆直接缠绕在外脚架的钢管上。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5月4日,#贵州黔西游船发生侧翻事故 约70人落水,已打捞搜救50余人,贵州相关救援部门正在现场开展救援。

  5月4日,#贵州2游船遇大暴雨侧翻约70人落水,已打捞搜救50余人,相关救援部门正在现场开展救援

  5月4日,贵州黔西市载人游船倾覆事故已致3人死亡,60人送医救治,14人正在搜救中

  贵州省黔西市发生载人游船侧翻事故 造成包括船员在内大约70人落水 截至19时,已打捞搜救50余人

  今年一季度以来,武汉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净网2025”专项行动统一部署,持续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依法处置了一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5月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其在天津“汝呓如意”奶茶店购买的饮品封口膜上印有醒目汉字“嬲”。多个IP地址显示天津的网友认为,此字在天津话里不雅也不文明。

  大赛组委会综合运用技术监测、人工核查、线索举报等多重手段,对省赛过程中发现的个别违纪行为进行了严格认定与处理。处理决定:公布作弊选手准考证号,取消作弊选手比赛成绩,禁赛三年,并向所在院校通报。

  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一个困惑:即使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依然忽高忽低,甚至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家族也没有高血压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