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1-20 23:02:50 | 作者: 产品展示
所谓张作霖“五虎将”,便是指张宗昌、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韩麟春等五人,他们都算是奉军体系里比较能打的高级将领。
因为并没有直接交手的实战记载,五虎的军事才能没办法直接做出排序。但与张李姜韩四位战将比较,张学良的教师兼心腹、密友郭松龄或许既非最优异者,又不是最差的,也就处于中下水平吧。
若不是因为张学良的联系,郭的知名度绝然不会像现在如此之高;假如不是因为优先获取了张作霖的精巧武器装备和优异战士,郭松龄的战绩更会大打折扣。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张学良、郭松龄一同晋升为少将,并别离担任第三和第八混成旅旅长。第三旅、第八旅实施统一指挥,被称为“三八旅”,练习、作战等都因为郭松龄全盘担任。张学良自己也说,“我便是郭松龄,郭松龄便是我!”
让郭松龄声名鹊起的,是郭松龄于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在山海关顶住了吴佩孚直军的进犯。已然顶住了,张作霖就有了回旋余地,他借机请英国人居中调解,曹锟、吴佩孚也感到难以一口吞掉奉系,就赞同了调解,两边正式签订了休战协定。
其实,第一次直奉之战中还有两个插曲:一是担任东路第二梯度司令的张学良看到奉军吃了败仗退到山海关集结时,就脱离三八旅先回了沈阳,随后写信给郭松龄要他看情况别一味硬顶,山海关能守就守,不能守撤离就休养生息;二是期间郭松龄放下张作霖、张学良,私自派了代表去见吴佩孚,要求休战,然后强逼张作霖下野;
这是啥意思呢?张学良想保存实力;郭松龄则想取张作霖而代之,野心真实不小。
张作霖选用姜登选的战略,由李景林第二军从热河进军,然后与进驻山海关的奉军主力一同出关进犯。其间,姜登选、韩麟春分任正副军长的第一军与张学良第三军在山海关到九门口一线排开。第一军与第三军组成了“一三联军”,郭松龄担任山海关正面,韩麟春担任其他。
郭松龄一味强打硬干,只知道正面进犯山海关的直系部队,致使伤亡惨重。郭松龄的懦弱仗打的连张学良都看不下去了,直喊不能再这么弄了,不然连老底都要打光了。
终究,仍是姜登选、韩麟春那儿首先翻开了局势,担任主攻的郭松龄则一无所获。
随后,为照料因在山海关失利而脸上无光的张学良、郭松龄的脸面,一三联军决议由郭松龄率部进犯秦皇岛,堵截直系戎行的退路。
可是,韩麟春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让郭松龄以为他是在讪笑自己,然后撂挑子走了。张学良追上他整整谈了一夜,这才把郭松龄给劝回。不然的话,郭松龄便是战场脱逃了!
郭松龄反奉,寻求了两位同盟:原奉系大将李景林、国民军冯玉祥。先是李景林部抢了郭松龄部几万套冬装,后是冯玉祥进犯李景林并争夺了其地盘,反奉三角还没成型,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再者,郭松龄起兵起先仍是打着张学良的旗帜,后来爽性扯起自己的大旗了,这就有问题了,变所谓的“更新换代”为暴乱了,从道义上失去了成事的根底。
特别是在巨流河战争中,张学良亲自出马与郭松龄对阵,他终究打败了自己的教师。加上日军出于利益的考虑挑选持续支撑张作霖,已成孤军的郭松龄终究仍是毫无意外地失利了。郭松龄和夫人都被张作霖命令就地枪决,并暴尸三天。
按张学良的话说,郭松龄历来“宁折不弯”。与他的为人风格相同,郭松龄打起仗来就一个套路,只会正面硬刚,至于军事指挥才能,真实是被夸张了。